- 城市综合管廊预制拼装施工技术2021-11-16
- 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2021-11-16
-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2021-11-16
- 泵站信息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研究2021-11-16
-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2021-11-16
- 解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2021-10-22
- 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2021-10-22
- 对消防站建筑设计几点思考与分析2021-10-22
建设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
作者:曹清尧 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肩负起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桥头堡”“主战场”的使命和担当,坚持壮大自身实力和扩大对外合作“两手抓”,加快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首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畜牧科技城“三区一城”,努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产业经济新高地、开放融合新格局、绿色宜居新家园,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
着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突出应用型创新项目研究,打造人才集聚的创新平台。依托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以中国(西部)陶瓷之都为名片,加快推动陶瓷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持续办好“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以合作办学的方式,引进民营企业创办陶瓷大学,成立陶瓷研发中心,为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等领域提供特种陶瓷、高科技陶瓷新材料,打造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陶瓷创新中心。依托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协调毗邻地区引进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等产业,搭建政、产、学、研、商五位一体发展平台,打造具有西部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中心。
着力构筑产业经济新高地,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经济布局。坚持走产业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之路,加速构建消费品、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运动健康和农牧高新“6+1”产业体系。充分挖掘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市场潜力,打造集科研、育种、养殖、加工、饲料、兽药、市场于一体的农牧高新全产业链,积极开发生猪期货、生猪特色金融产品的数字经济。以荣昌高新区为主战场,推动荣昌打造以食品、医药、陶瓷、服饰为重点的消费品工业集群,构建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培育一批本土主板上市企业。加速打造升级版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以大数据、现代物流为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效融合;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升级,以大健康、运动消费为重点,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的有效配合。
着力形成开放融合新格局,推动形成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开放新局面。按照“生产在荣昌、研发在东部”的方式,建立跨区域利益分配新机制,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融入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建设中欧空中货运走廊;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联合泸州港、内江铁路货运枢纽打造西部地区国际物流“金三角”,构建“空、铁、水、公”立体多式联运体系。联合毗邻地区构建以“一环十一射一联”高速公路网为骨架、“三纵五横四联线”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为支撑、农村公路网为基础的多层次交通新格局,建好“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政策协同发展,在交通互联、产业协同、平台共用、资源共享、联防联控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打造成渝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着力建设绿色宜居新家园,努力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生活环境。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聚焦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生态的需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发展绿色经济,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积极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核,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非遗体验之城、运动健康之城和美食休闲之城,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 责编:郝悦 ]
来源:经济日报
- 上一篇: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加快推进杭州世界名城建设 2020/12/14
- 下一篇:项目施工中扬尘和噪音污及控制措施分析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