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部广告首页广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详细介绍 >
资讯信息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2021.10.13点击:

【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对于质量

安全的要求非常严格,相应地加大了传统技术工艺的

改革创新力度。在现代施工技术中,建筑工程施工极

易面临结构裂缝问题,从而加大了工程的质量隐患,

增加了技术的处理难度。基于工程建设角度,应科学

处理工程裂缝质量隐患,结合理论分析,合理应用结

构裂缝控制技术与措施。正是由于房屋建筑质量要求

提升,施工企业更应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为工程裂缝

质量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全面促进建筑企

业的有序化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1.29.0412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

的人意识到房屋建筑等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由此对

建筑工程施工方的相关工作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针对建筑结构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造成建筑结

构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结构在实际投入市场应

用后,存在显著性的裂缝问题,即建筑外观存在裂

纹。裂纹的产生不仅威胁着建筑稳定性,同时也影

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而建筑裂纹形态不同,其

产生的原因也不相同,最常见的裂纹产生原因为建

筑结构在完成主体施工后,混凝土凝结,其中水分

子被蒸发,因此墙体出现裂纹。除上述提出的原因,

当建筑结构基底层出现显著性的不均匀沉降时,外

层墙体受到的作用力呈现一种不均匀的趋势,也会

导致墙体裂缝。

1 建筑结构裂缝特点

当建筑工程出现结构裂缝时,会表现出以下特

点:(1)通过分析建筑结构裂缝可知,多数裂缝出现

在竖向结构中,并且和竖向结构高度一致。观察结构

裂缝能够发现,中间部位的裂缝宽度大,并且围绕结

构向四周延伸,无法掌握裂缝末端位置。(2)一般的

结构裂缝宽度大于 0.3mm。结构裂缝出现位置多集

中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墙体两端的裂缝产生量较少。

(3)结构裂缝引发的原因较多,比如混凝土浇筑完工

后,未遵循标准流程拆除模板,相应地加大了结构裂

缝的产生概率。在研究和分析结构裂缝时,还应考虑

温度影响。(4)建筑结构产生裂缝时,施工人员没有

进行及时处理,将会加大裂缝的危害性。裂缝数量持

续增加,会沿着裂缝宽度方向发展,严重危害结构质

量与安全。(5)在补救处理墙体裂缝时,极易产生水

渗漏现象,但此种现象不太严重。

2 建筑结构裂缝的原因

2.1 温度原因

由于混凝土结构会受到温度热胀冷缩的影响,当

结构本身的性能难以应对温度作用时,就会出现结

构裂缝。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作业结束以后,因为建

筑结构中的内部空间是非常大的,结构内外部温度差

值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膨胀的温度应力产生,甚

至在一些条件下会伴随渗透压力的存在,在这些作用

力下,结构裂缝出现,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安全性

不足。

2.2 干缩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干缩裂缝比较常见,混凝土

中的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混凝土强度的形成

过程中外表面混凝土凝结硬化较快,失水较快的混凝

土在外表面形成不规则的裂缝,这种裂缝叫做干缩裂

缝,这种裂缝主要原因是: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

分流失出现的塑性收缩和水泥水化期间出现的化学收

缩与自身收缩的同时作用下,收缩产生的应力超过混

凝土的抗压强度导致开裂。同时混凝土的干缩裂缝也

受环境温度、养护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同时或者单

独作用,都可能引起混凝土干缩裂缝的出现。

2.3 荷载裂缝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应地完善了基础设施建

设,加大了建筑承载压力,致使建筑结构容易产生荷

载裂缝。当建筑结构承载压力明显增加时,不同的

结构所承受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导致裂缝位置与数量

差异明显。基于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可知,施工操作

前,若没有准确计算建筑荷载压力,将会增加建筑结

构的荷载力。若大量使用混凝土材料,将会导致实际

承载力高于计算荷载,从而产生荷载裂缝。

2.4 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因化学反应引发的裂缝多

为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腐蚀裂缝。碱骨料裂缝一旦

出现,很难修复,其通常在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过程中

出现。由钢筋腐蚀引起的裂纹主要是沿钢筋位置产生

的纵向裂纹。

3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

3.1 落实基础材料质量检测

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在实际的施工建设

过程中,工程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需加强对各种施工

材料的质量检验,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检测来杜绝不

合格材料的使用。因为在建筑工程中影响结构性能的

材料为水泥、砂石、水和掺和料,无论是何种材料,

【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对于质量

安全的要求非常严格,相应地加大了传统技术工艺的

改革创新力度。在现代施工技术中,建筑工程施工极

易面临结构裂缝问题,从而加大了工程的质量隐患,

增加了技术的处理难度。基于工程建设角度,应科学

处理工程裂缝质量隐患,结合理论分析,合理应用结

构裂缝控制技术与措施。正是由于房屋建筑质量要求

提升,施工企业更应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为工程裂缝

质量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全面促进建筑企

业的有序化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1.29.0412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

的人意识到房屋建筑等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由此对

建筑工程施工方的相关工作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针对建筑结构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造成建筑结

构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结构在实际投入市场应

用后,存在显著性的裂缝问题,即建筑外观存在裂

纹。裂纹的产生不仅威胁着建筑稳定性,同时也影

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而建筑裂纹形态不同,其

产生的原因也不相同,最常见的裂纹产生原因为建

筑结构在完成主体施工后,混凝土凝结,其中水分

子被蒸发,因此墙体出现裂纹。除上述提出的原因,

当建筑结构基底层出现显著性的不均匀沉降时,外

层墙体受到的作用力呈现一种不均匀的趋势,也会

导致墙体裂缝。

1 建筑结构裂缝特点

当建筑工程出现结构裂缝时,会表现出以下特

点:(1)通过分析建筑结构裂缝可知,多数裂缝出现

在竖向结构中,并且和竖向结构高度一致。观察结构

裂缝能够发现,中间部位的裂缝宽度大,并且围绕结

构向四周延伸,无法掌握裂缝末端位置。(2)一般的

结构裂缝宽度大于 0.3mm。结构裂缝出现位置多集

中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墙体两端的裂缝产生量较少。

(3)结构裂缝引发的原因较多,比如混凝土浇筑完工

后,未遵循标准流程拆除模板,相应地加大了结构裂

缝的产生概率。在研究和分析结构裂缝时,还应考虑

温度影响。(4)建筑结构产生裂缝时,施工人员没有

进行及时处理,将会加大裂缝的危害性。裂缝数量持

续增加,会沿着裂缝宽度方向发展,严重危害结构质

量与安全。(5)在补救处理墙体裂缝时,极易产生水

渗漏现象,但此种现象不太严重。

2 建筑结构裂缝的原因

2.1 温度原因

由于混凝土结构会受到温度热胀冷缩的影响,当

结构本身的性能难以应对温度作用时,就会出现结

构裂缝。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作业结束以后,因为建

筑结构中的内部空间是非常大的,结构内外部温度差

值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膨胀的温度应力产生,甚

至在一些条件下会伴随渗透压力的存在,在这些作用

力下,结构裂缝出现,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安全性

不足。

2.2 干缩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干缩裂缝比较常见,混凝土

中的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混凝土强度的形成

过程中外表面混凝土凝结硬化较快,失水较快的混凝

土在外表面形成不规则的裂缝,这种裂缝叫做干缩裂

缝,这种裂缝主要原因是: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

分流失出现的塑性收缩和水泥水化期间出现的化学收

缩与自身收缩的同时作用下,收缩产生的应力超过混

凝土的抗压强度导致开裂。同时混凝土的干缩裂缝也

受环境温度、养护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同时或者单

独作用,都可能引起混凝土干缩裂缝的出现。

2.3 荷载裂缝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应地完善了基础设施建

设,加大了建筑承载压力,致使建筑结构容易产生荷

载裂缝。当建筑结构承载压力明显增加时,不同的

结构所承受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导致裂缝位置与数量

差异明显。基于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可知,施工操作

前,若没有准确计算建筑荷载压力,将会增加建筑结

构的荷载力。若大量使用混凝土材料,将会导致实际

承载力高于计算荷载,从而产生荷载裂缝。

2.4 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因化学反应引发的裂缝多

为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腐蚀裂缝。碱骨料裂缝一旦

出现,很难修复,其通常在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过程中

出现。由钢筋腐蚀引起的裂纹主要是沿钢筋位置产生

的纵向裂纹。

3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

3.1 落实基础材料质量检测

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在实际的施工建设

过程中,工程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需加强对各种施工

材料的质量检验,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检测来杜绝不

合格材料的使用。因为在建筑工程中影响结构性能的

材料为水泥、砂石、水和掺和料,无论是何种材料,

【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对于质量

安全的要求非常严格,相应地加大了传统技术工艺的

改革创新力度。在现代施工技术中,建筑工程施工极

易面临结构裂缝问题,从而加大了工程的质量隐患,

增加了技术的处理难度。基于工程建设角度,应科学

处理工程裂缝质量隐患,结合理论分析,合理应用结

构裂缝控制技术与措施。正是由于房屋建筑质量要求

提升,施工企业更应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为工程裂缝

质量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全面促进建筑企

业的有序化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1.29.0412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

的人意识到房屋建筑等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由此对

建筑工程施工方的相关工作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针对建筑结构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造成建筑结

构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结构在实际投入市场应

用后,存在显著性的裂缝问题,即建筑外观存在裂

纹。裂纹的产生不仅威胁着建筑稳定性,同时也影

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而建筑裂纹形态不同,其

产生的原因也不相同,最常见的裂纹产生原因为建

筑结构在完成主体施工后,混凝土凝结,其中水分

子被蒸发,因此墙体出现裂纹。除上述提出的原因,

当建筑结构基底层出现显著性的不均匀沉降时,外

层墙体受到的作用力呈现一种不均匀的趋势,也会

导致墙体裂缝。

1 建筑结构裂缝特点

当建筑工程出现结构裂缝时,会表现出以下特

点:(1)通过分析建筑结构裂缝可知,多数裂缝出现

在竖向结构中,并且和竖向结构高度一致。观察结构

裂缝能够发现,中间部位的裂缝宽度大,并且围绕结

构向四周延伸,无法掌握裂缝末端位置。(2)一般的

结构裂缝宽度大于 0.3mm。结构裂缝出现位置多集

中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墙体两端的裂缝产生量较少。

(3)结构裂缝引发的原因较多,比如混凝土浇筑完工

后,未遵循标准流程拆除模板,相应地加大了结构裂

缝的产生概率。在研究和分析结构裂缝时,还应考虑

温度影响。(4)建筑结构产生裂缝时,施工人员没有

进行及时处理,将会加大裂缝的危害性。裂缝数量持

续增加,会沿着裂缝宽度方向发展,严重危害结构质

量与安全。(5)在补救处理墙体裂缝时,极易产生水

渗漏现象,但此种现象不太严重。

2 建筑结构裂缝的原因

2.1 温度原因

由于混凝土结构会受到温度热胀冷缩的影响,当

结构本身的性能难以应对温度作用时,就会出现结

构裂缝。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作业结束以后,因为建

筑结构中的内部空间是非常大的,结构内外部温度差

值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膨胀的温度应力产生,甚

至在一些条件下会伴随渗透压力的存在,在这些作用

力下,结构裂缝出现,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安全性

不足。

2.2 干缩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干缩裂缝比较常见,混凝土

中的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混凝土强度的形成

过程中外表面混凝土凝结硬化较快,失水较快的混凝

土在外表面形成不规则的裂缝,这种裂缝叫做干缩裂

缝,这种裂缝主要原因是: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

分流失出现的塑性收缩和水泥水化期间出现的化学收

缩与自身收缩的同时作用下,收缩产生的应力超过混

凝土的抗压强度导致开裂。同时混凝土的干缩裂缝也

受环境温度、养护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同时或者单

独作用,都可能引起混凝土干缩裂缝的出现。

2.3 荷载裂缝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应地完善了基础设施建

设,加大了建筑承载压力,致使建筑结构容易产生荷

载裂缝。当建筑结构承载压力明显增加时,不同的

结构所承受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导致裂缝位置与数量

差异明显。基于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可知,施工操作

前,若没有准确计算建筑荷载压力,将会增加建筑结

构的荷载力。若大量使用混凝土材料,将会导致实际

承载力高于计算荷载,从而产生荷载裂缝。

2.4 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因化学反应引发的裂缝多

为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腐蚀裂缝。碱骨料裂缝一旦

出现,很难修复,其通常在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过程中

出现。由钢筋腐蚀引起的裂纹主要是沿钢筋位置产生

的纵向裂纹。

3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

3.1 落实基础材料质量检测

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在实际的施工建设

过程中,工程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需加强对各种施工

材料的质量检验,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检测来杜绝不

合格材料的使用。因为在建筑工程中影响结构性能的

材料为水泥、砂石、水和掺和料,无论是何种材料,

在采购和使用方面都应该严格根据材料的使用标准来

进行,如,以水泥材料为例,在将其应用于施工作业

之前,就需开展水泥的质量检测,获得水泥的抗压强

度、水热化等各种性能,以实现水泥的正确使用,控

制水泥用量。

3.2 施工过程中的裂缝防治措施

结构裂缝的重点在“防”不在“治”,防患于未

然是最重要的,处理得当、施工方法科学、施工工艺

规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裂缝的出现。在了解裂

缝产生的原因后,预防就要有的放矢。

对于温度裂缝,一是严格控制砂浆的配合比,特

别是要严格控制水泥和水的比例;在拌制之前需进行

试配,保证砂浆的保水性、和易性;砂浆要充分搅

拌,注意外界环境温度,使用专用砂浆自动配料搅拌

机;二是抹灰基层处理方法应得当;一般混凝土要提

前 1 ~ 2d 用清水浇透,防止抹灰过程中砂浆中的水

分被混凝土夺走,表面出现水光后即混凝土湿润完

成,在抹灰前用手触摸可感觉到潮湿即可;三是加气

混凝土砌块、多孔砖需在施工前适当浇水,阴干半天

左右即可抹灰处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确

保混凝土工程表面平整,控制好垂直度,以此达到控

制抹灰厚度的目的,注意不能出现抹灰厚度不均的问

题,这样即可从最大程度上减少龟裂问题的发生。分

层抹灰。抹灰总厚度、分层厚度都要严格控制,一般

中级抹灰平均总厚度不超过 20mm,高级则不能超过

25mm,外墙抹灰不能超出 20mm。

3.3 砌体结构缝隙控制与处理措施

(1)控制砌体结构裂缝: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材

料性能与品质,材料入场前,必须对材料龄期、吸

水率进行检测。工程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必须保证

措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出现地基差异沉降,

影响构件的使用效果。注重释放温度应力,增加芯

柱、构造柱数量,加大水平拉结力。此外,合理选

用配筋方式,以此控制温度应力,避免由于温度应

力所致裂缝,加强裂缝的控制效果。施工企业必须

制定和执行施工规范与管理制度,以此消除安全隐

患,同时对结构裂缝的产生进行控制,以全面提升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

(2)砌体结构裂缝处理技术:(1)水泥灌浆法。

通过实践调研可知,通过水泥灌浆方式,可以有效补

强和加固砌体裂缝。压力灌浆、重力灌浆为常见灌

浆方式,裂缝修补处理后,可以明显提升墙体强度。

(2)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墙体承载量、承载性能不

佳时,应做好加固处理。在处理操作时,去除加固砖

墙表面粉刷层,之后喷射砂浆,科学控制工程裂缝。

(3)增加预应力撑杆。当大梁下砌体承载力不足时,

可以应用增加预应力撑杆方式,注重加固原有结构,

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固性。

3.4 面层修补技术的运用

对于温度裂缝,相比较于其他防治措施,温度

裂缝的防治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然而这种裂缝均为外

表实体中所呈现出的裂缝,这种裂缝不会影响到结构

的承载力与安全性,影响外观质量,例如,抹灰层墙

柱、墙梁交接部位常常出现,这种裂缝在日常很容易

出现,这种裂缝是在外力温度影响下出现的。这种裂

缝处理技术往往是按照现场裂缝的出现位置,科学运

用补强材料,例如在抹灰过程中可以将钢丝网或者耐

碱网格布等放入抹灰层中,增强砂浆的抗拉强度,保

证在温度的作用下,材料可以协同变形,避免应力集

中导致开裂。

3.5 注重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由于多种施工裂缝都是在后期养护过程中产生

的,所以需要将保温板等工具放置在初凝混凝土表

面,避免阳光暴晒混凝土,从而产生膨胀裂缝和收缩

裂缝。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必须定期对混凝土进行

浇水处理,避免水分过度挥发,降低凝结稳定性。为

了避免浇筑施工裂缝的产生,还应做好施工人员管

理,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混凝土板块,避免影响混凝土

的平整性。管理人员应注重监控混凝土表面温度,避

免混凝土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加大施工现场的管理

力度,做好施工裂缝检测与保障工作,以此减少浇筑

施工环节的温度裂缝。

3.6 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

首先,若混凝土出现不影响结构内部稳定性的温

度型表面裂缝时,可反复对裂缝处涂抹水泥浆。为避

免出现腐蚀情况,还需在其表面涂抹油漆或沥青。其

次,在裂缝处添加钢板、钢架或其他介质,以对其进

行加固。不同大小的混凝土裂缝采取不同的方式处

理,如果裂缝 <0.2mm,可采用环氧树脂结构直接密

封;>0.2mm,则可将结构胶灌注于裂缝中。上述加

固方法的目的是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并降低产生裂缝

的可能性。

结论

结构裂缝是建筑工程结构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

题,各种类型的结构裂缝出现都会给工程的整个结构

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任何的工程项目结构施工

中,都应该针对可能引起的结构裂缝的原因,来采取

有效的结构裂缝控制技术,做好结构施工中各个环节

之间的相互配合,提升结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伟川 .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

术 [J]. 居舍,2020(24):63–64.

[2] 李福军 .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研

究 [J]. 四川水泥,2020(8):49–50.

[3] 张学富 .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

理技术 [J]. 科学技术创新,2020(16):107–108.

[4] 白飞云 . 对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

的研究 [J]. 居舍,2019(36):31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 往期杂志 | 收录文章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管单位: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杂志社版权所有|本站仅作组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