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BIM技术的重型管道支架施工技术应用分析2024-11-18
- 高层建筑电气预埋模块化施工技术2024-11-18
-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研究2024-11-18
- 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深基坑中的应用2024-11-18
- 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点与创新方法探究 2024-11-14
- 浅谈钢管拱混凝土泵送施工质量2024-11-14
- 混凝土碳化深度改进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2024-11-14
- 轻骨料混凝土在既有桥梁改建工程中的应用 2024-11-14
重庆地区杂填土插入式防护栏立柱埋深研究
【摘要】近年来工程建筑业不断发展,然而工程
事故也在不断发生,其中高处坠落事故高居所有事故
中的前几名。造成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一线操作
人员安全防护意识薄弱,还与防护栏杆立柱的埋深是
否足够相关。本文介绍了在重庆地区杂填土上设置防
护栏杆,通过研究人体失重时的最大倾斜角度,再根
据杂填土地基反力系数,求得最小埋置深度。
【关键词】杂填土;插入式防护栏;埋置深度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1.27.0693
一、杂填土性质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的大力发展,为了加快城
市化进程和满足发展过程中对用地的需求,在重庆地
区,原有的丘陵、山地地形经过大量改造和平整,形
成了原始为沟壑和低洼的混杂土回填区,回填深度
甚至超过百余米 [1]。杂填土的土体成分复杂,块石含
量大是其显著特点,块石含量一般在 20% ~ 40% 之
间,粒径以 20 ~ 1000mm 为主,所以杂填土属于块
石性填土。根据经验,杂填土的重度为 19.5 ~ 21kN/
m3,综合摩擦角 28 ~ 30°,水平抵抗力比例系数
m 值 8 ~ 10MN/m4,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标准值
20 ~ 30kPa。
杂填土的回填作业方式多为无序自由抛填,简
单地自高处向低洼处倾倒,在回填区的中下部块石含
量显著增高,局部可达大于百分之五十,且粒径也有
所增大。由于回填材料和抛填方式的影响,重庆地区
杂填土工程性质主要表现为结构松散、均匀性差、空
隙大、软弱而且欠固结以及抗剪强度低。重庆地区杂
填土的固结沉降明显,固结周期特别长往往是数年甚
至数十年。杂填土的固结沉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
方面:
(1)在自重或者外部荷载条件下对填土的压实;
(2)降水和地下水径流作用造成的湿陷性沉降;
(3)填土中砂泥岩岩块含量高,岩块相互倚靠形
成大量空隙,伴随着地下水的风化作用泥岩岩块软化
崩解为土,从而造成填土结构改变而引起填土空隙
压缩。
对于杂填土基坑工程而言,填土强度参数的选取
是设计的重点,更是工程勘察的难点。对于基坑工程
设计所必需的填土抗剪强度,其中报告粘聚力 C 和内
摩擦角 ψ,由于杂填土的离散性和岩土结构的复杂
性,即使同一区域内其数值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勘察
设计单位往往难以通过试验给出确定的量值,给出指
导设计参数多为经验值。
二、防护栏杆基本规定
(一)设置原则
(1)防护栏杆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任何处,能
经受任何方向的 1kN 的外力而不发生明显变形或断
裂。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
体冲击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加密柱距;
(2)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立柱组成,
上杆离防护面高度不低于 1.2m,下杆离防护面高
度不低于 0.6m,横杆长度大于 2m 时,必须加设栏
杆柱;
(3)坡度大于 1:2.2 的屋面,防护栏杆上杆离防
护面高度不低于 1.5m,并增设一道横杆,满挂安全
立网;
(4)下方有人员通行或交叉施工场所的防护栏
杆,须满挂密目安全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设严密牢固
的高度不低于 180mm 的挡脚板。
(二)防护栏杆用材
(1)施工现场作业区、作业平台、人行通道、施
工通道、运输接料平台等施工活动场所,防护栏杆应
采用 φ48-51×3.5mm 的建筑脚手架钢管制成;
(2)提倡采用可重复安装和拆卸的自制工具式定
型栏杆或栏板。自制栏杆、栏板必须由企业自检合
格,并满足防护要求且美观耐用;
(3)窄小的竖向洞口或临边部位不适合采用钢管
作为防护栏杆的,采用 HRB335 钢筋焊接制成防护
栏杆。
(4)装配式工程梁面临时防护,在梁两端焊接或
螺栓固定临时立柱,将 φ10 以上钢丝绳或 φ25 以上
麻绳紧绷于临时立柱上作为安全绳,当梁跨度大于 8
米时,中间应加设临时立柱;
(5)采用其他钢材制作栏杆,必须经过项目技术
负责人核算后采用,禁止使用竹木制作防护栏杆。
(三)防护栏杆的连接与固定
(1)防护栏杆必须采用扣件连接、丝扣连接、螺
栓连接或焊接等可靠的连接方式连接;
(2)防护栏杆必须采取埋设、扣件连接、螺栓连
接或焊接等有效固定方式牢固固定于防护面。
三、插入式防护立柱工作原理
插入式防护立柱是通过将立柱钢管插入到一些
介质中的一定深度,一般常见的介质包括有土体、砂
浆、混凝土等,依靠插入介质部分立柱的锚固作用,
将防护栏上部受到的荷载传递给插入部分的侧向介
质,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防护作用。
图 1 插入式防护栏示意图
(一)受力分析
当人体依靠或者撞击在防护栏上时,相当于对防
护栏施加了一个推力荷载。防护栏将推力荷载传递给
地表以下的防护栏周边介质时,防护栏的锚固段前后
介质受力后发生变形,并由此产生地基反力。防护栏
在荷载作用下产生位移,防护栏的水平位移及转角使
栏杆挤压侧边介质,导致栏杆侧边介质对防护栏产生
一个横向抗力,这个抗力起到抵抗外力和稳定防护栏
杆的作用,最终达到平衡。平衡后防护栏杆产生一个
转角 α,当 α 到达某一个极限值时,人体将失去平
衡,可以通过确定 α 的最大值作为判断防护栏是否
失效。
可通过人体正常站立时的最大倾斜角来考虑一定
的安全系数,从而确定最大的转角。如图,假设人正
常站立时的身高为 a,则其重心的高度在身高的一半
即为 a/2,假设双脚间距 b。当人体重心偏离到双脚
之外时,则将失去平衡。则人体能够保持平衡的最大
倾斜角度为:
图 2 人体平衡分析
为充分保证人身安全,防止高坠的事故发生,应
在人体失稳的最大倾斜角度上取安全系数 k=4[2]。因
此可以得到防护栏所允许的最大倾斜角为:
插入式防护栏与抗滑桩的工作原理相似,都是通
过埋入土体部分起到锚固作用,因此可参考抗滑桩的
来分析防护栏合理的埋置深度。依靠 m 法对防护栏
进行内力和位移计算(计算模型如图所示),依据抗
滑桩的变形分析,由于防护栏埋深比较浅,可将防护
栏看作刚性桩来分析。设地面以下为同一 m 值,桩
底自由,地面处地基反力系数为 0。
图 3 防护栏杆计算模型
根据 m 法可得 [3]:
桩的转角
转动轴心距地面的距离
确定允许防护栏最大转角 αmax 后,由上式变
换可得:
其中:
F—施加在单根防护栏上的有效外力荷载,根据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 - 2015)5.7.5
规定 [4],高处作业场所临边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并规定:安全防护栏杆应能承受 F=1KN=0.001MN
的荷载
x0—为下部桩段转动轴心距地面的距离,单位 m
α—旋转角,单位 rad
αmax—允许的最大旋转角,单位 rad
l0—推力荷载至地面的距离,取 1.2m
l1—防护栏设置埋深,单位 m
m—地基的比例系数,单位 MN/m4
通过解上式方程即可得到防护栏合理的埋置
深度。
四、重庆杂填土插入式防护栏深度计算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
年)》发布 [5],全民男性平均身高为 167.1cm,女性
平均身高为 155.8cm,其中重庆市男性平均身高为
167.16cm,女性平均身高为 159.71cm,为方便计算取
身高为 1.7m,双脚间距取 0.25m。则人体能够保持平
衡的最大倾斜角度为:
即,当荷载使防护栏变形,且变形角超过 2.091°
时,可认为防护栏失效。
已知重庆市杂填土水平抵抗力比例系数 m 值
8 ~ 10MN/m4,此处取 8 MN/m4,将参数代入到
即:
可得,防护栏埋置深度
由此可得在重庆市杂填土防护栏杆的最小埋置深
度是 0.653m。
五、结论
本文通过介绍了重庆市地区杂填土性质,其
中 根 据 经 验, 得 到 杂 填 土 的 重 度 为 19.5 ~ 21kN/
m3,综合摩擦角 28 ~ 30°,水平抵抗力比例系数
m 值 8 ~ 10MN/m4,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标准值
20 ~ 30kPa。同时介绍了防护栏杆的设计原则以及用
材,其中防护栏杆必须采用扣件连接、丝扣连接、螺
栓连接或焊接等可靠的连接方式连接;并且防护栏杆
必须采取埋设、扣件连接、螺栓连接或焊接等有效固
定方式牢固固定于防护面。研究人体失重时的最大倾
斜角度,从而依靠一种基于 M 法的临边防护栏立柱
的埋深计算公式,根据重庆市杂填土的地基反力系
数,求得其最小埋置深度为 0.653m。
参考文献:
[1] 彭辉,邹光炯,陈柏全,等 . 重庆地区杂填土
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研究 [J].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6(6).
[2] 伍贤涵,陈磊,黄筱路 . 黏土条件下临边防
护栏设置深度研究 [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20(8).
[3] 黄筱路,杨弘卿,陈磊 . 固定荷载作用下临
边防护栏立柱埋深模型 [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
版),2020(8).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 -
2015)
[5] 林晓斐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15 年)》发布 [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3):
89-89.
作者简介:朱毅(1985—),男,汉族,四川邻
水人,工学学士,重庆交大交通安全科技研究院有限
公司,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安
- 上一篇: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年22期 2021/8/24
- 下一篇:油气管道河流定向钻穿越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8/24